关于“吃月饼”历来说法不一,有一说法是为纪念元代末期高邮人张士诚在圆饼中夹小纸条串联民众在中秋之夜起义抗金,才开始吃月饼。实际上唐代以来随着中国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人们慢慢摆脱了以前的封闭状况。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大,“居家团圆”已不是任何时候都可能享受到的。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他远在异地的思乡之情。“团圆”对人们来说日显珍贵。赏月、吃月饼也更多地融入了感情色彩。
到北宋初年,朝廷正式设立中秋节。《宋史•太宗记》记载:“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和“中秋节食玩月羹”、“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等,已经描绘出中秋节的赏月情景。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对此记述颇详:“八月十五是中秋,王孙公子、富豪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延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至如铺席之家,亦登上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民,也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苏东坡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那时的小饼与现在的酥皮月饼很相似。
月饼象征团圆。明《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卖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月饼”从属于糕点,归类为食品,但它却是最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糕点。
昆明的糕点生产,清代已有相当的水平,主要是来自清宫御膳房的厨师以及来自广东、江浙等沿海一带的点心师傅,他们结合本地糕点的制作工艺,博采南北众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滇式糕点。尤以清咸丰年间昆明“合香楼”的火腿饼,清末“吉庆祥”的火腿四两砣最有名气。因“饼”的名气,“合香楼”求得了慈禧太后题写的匾牌,“吉庆祥”得来书法家陈荣昌撰写的“吉庆祥陈记”招牌和“尘飞白雪”、“玉屑金泥”的墨宝。